中国“石油达峰”了?这意味着什么
科睿社会 & 经济观察
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周心怀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,中国的石油需求可能在今年达到顶峰。
当被问及中国经济放缓会如何影响国内需求时,他预计2023年下半年的需求将弱于上半年,这表明需求同比将放缓,并意味着“也许今年中国的国内石油需求将达到一个顶峰”。
这个预测可能有些过于悲观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中国的石油需求至少要到2027年才会放缓,到2030年才会达到峰值。
但无论何时达到顶峰,分析师们均认为,中国石油需求在过去20年里增长了两倍,目前正接近一个拐点,这将引发整个行业的震动。
能源结构转向煤炭和可再生能源
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,就成为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强大引擎。据英国石油公司BP估计,自2000年以来,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约有一半来自中国。在此期间,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长了两倍。
中国2001~2022年石油需求情况
图中深蓝色为中国
图自Financial Times
虽然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扮演着关键角色,但实际上,石油并不是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角。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,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度正在迅速下降。
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中国研究主管米哈尔•梅丹指出,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为19%。她表示:“从能源体系的视角看,中国很可能有85%的能源需求是自给自足的。”
梅丹补充说,中国正通过普及电动汽车,“逐渐减少对汽油和进口石油的依赖,转而更加依赖煤炭和可再生能源”。
据BP最新的《世界能源统计年鉴》数据显示,煤炭占中国能源供应的56%,而世界和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7%和28%。石油和天然气仅占中国能源供应的26%,其余为可再生能源。随着中国汽车的动力越来越多地来自电网,其对国产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度不断提高,而对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度则在下降。
中国对国产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度不断提高
图自Financial Times
在经合组织国家从煤炭转向天然气等更清洁化石燃料的同时,中国专注于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。转向天然气将增加全球能源市场的依赖度。
对此,研究公司睿咨得能源的高级分析师Lin Ye表示:“中国未来能源独立的大故事是由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构成基础层,而上层由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带动。”
减少使用石油,
意味着什么?
目前,中国的碳排放目标比多数经合组织国家更为严格。在2030年前,多数经合组织国家计划将排放量减少25%至30%,而中国则期望实现碳中和。相比之下,印度的碳中和目标定在了2070年。
中国的年度人均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60%。尽管中国有望实现其碳中和目标,但绿色转型与能源安全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一个挑战。
汇丰亚太地区能源转型研究主管Evan Li表示:“由于地缘政治问题,自去年以来,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的优先事项。”他说,高企的能源价格和供应短缺“显然引起了很多紧张……所以我们看到对煤炭乃至所有化石燃料的使用限制近期有所放松。这可能是让中国放慢脚步的原因之一。”
随着全球石油供应日趋紧张,石油市场正在发生一场革命。传统的燃料需求推动逐渐让位于对非燃料产品的需求,其中主要是石化产品。
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30年,石化产品将占据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85%。这一巨大转变将促使中国以及全球的炼油企业重新审视其业务模式,并投资于产能改造。
中国乙烯的产能不断扩张
图自Financial Times
“以前,炼油企业主要是受运输燃料的需要所驱动,”睿咨得能源的石油贸易研究主管穆克什•萨赫德夫表示,“现在,你必须开始关注具体的石油产品,而不仅仅是宏观的石油市场。”
中国作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国,肯定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领先地位。
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,自2017年以来,中国的乙烯产量每年增加2220万吨,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每年再增加1510万吨。
“中国正在经历的转型,正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其他地方发生,”摩根大通亚洲能源研究主管Parsley Ong表示,“全球各地的新产能正越来越多地向化工产品倾斜。”
与此同时,由于新产能包括可以从原油和燃料油直接生产化工原料的技术,中国将能够减少对进口石化产品的依赖,从而提高其制造业供应链的韧性。
这是一场全球性的转变,而中国在这场转变中无疑将发挥关键角色。
科睿研究院(Core Academy)是综合性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,致力于搭建学术界与社会间高效沟通的桥梁,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赋能至新时代社会发展。
作为Core Academy主办的官方号,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知识交流平台:持续推出与当代社会相关的洞察分析与时事评论,定期发布高质量专栏文章与交流活动,并推送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和最新资讯。同时,我积极欢迎读者们的踊跃来稿,参与我们的知识传递之旅中!(详情请关注公众号或阅读《观察类文章投稿指南》和《专栏文章投稿指南》查看)
往期推荐
欢迎转发&点赞哦~